綠色再生背景
從生命週期的角度看,資源再生產業將廢棄產品回收利用,代替了向自然界攫取新的資源,本質上屬於綠色產業。
由於資源再生行業企業可能不太知道如何講好自己的“綠色再生”故事,未能全面準確地向社會宣傳自己的綠色本質;同時行業目前普遍再生資源行業在企業運營管理、再生資源利用效率、再生資源流向追蹤、運行過程中環境保護及安全監控等方面缺乏現行有效的管理體系標準做指導,行業企業運行不太規範,從而給社會造成“只循環不經濟,不環保,不安全”的印象;
行業企業亟待一套指導綠色再生管理的系統方法,通過實施綠色再生管理體系,以期實現可持續的資源綠色再生。也需要一套科學、客觀、全面、公正的評價方法,向外界展示資源再生企業的綠色本質。
綠色再生規範化管理
n “綠色再生”是資源再生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n 目標是在資源再生過程中,應用風險控制思維和生命週期思維;
n 使得再生過程資源消耗極少、環境影響極小、人體健康與安全危害極小;
n 最終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持續協調優化。
關注“綠色屬性”
n “綠色屬性”概念:
從生命週期的視角看,活動、產品或服務所具有的節約資源、減少生態環境影響和降低人體健康安全危害的特性。
n “綠色屬性”一般包括:
§ 資源屬性:物料屬性和能源屬性
§ 生態環境屬性:廢氣污染排放屬性、廢液污染排放屬性、固體廢物污染排放屬性、物理性污染排放屬性;
§ 人體健康安全屬性:人體健康屬性和人體安全屬性。
針對“綠色因素”
n “綠色因素”是組織活動、產品或服務中會對資源、環境、人體健康安全產生影響的因素。
n 適宜時,綠色因素至少應包括但不限於環境因素、職業健康安全危害、能源消耗、其他資源消耗等。
實現有益的“綠色影響”
n 綠色影響
全部或部分地由組織的綠色因素給資源、環境和人體健康安全造成的不利或有益的變化。
全面、科學、客觀、公正評判
n 從生命週期的角度,對實現的“綠色影響”進行全面、科學、客觀、公正地評判,展示“綠色再生勣效”。
綠色再生管理體系標準:適用於全行業
採用ISO標準統一的高階結構進行標準編製,更具體以EMS/OHSMS/ENMS為框架基礎,以便於企業採用;
揉合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有害物質限制、節能低碳、R2/RIOS等管理體系要求,突出行業特殊要求;
採用“過程方法”、“PDCA”循環法、“風險思維”法、生命週期思維;
增加行業特殊要求如層次再生策略、質量保証、顧客信息保護、數據銷毀、重點物料全生命週期追溯、所有物料流量統計、高風險物料處理、存儲環境健康要求、運輸環境健康要求、安保要求、保險及財務保証;標識及可追溯性;安保;保險、關閉計劃和財務責任。
再增加一些行業運作密切相關的創新性要求,如拆解信息獲取和執行、物料類別標識、綠色屬性信息識別與傳遞、無毒無害等;首創性提出“綠色因素”、“綠色影響”、“綠色屬性”等概念,將生命週期理念融入標準要求;
參照國家法規和標準,密切配合國家的綠色發展理念,如相關部委的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綠色製造體系建設以及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等。
綠色再生管理體系標準特點:
系統性:以ISO統一的系統架構為基礎;方便採用;
性:生命週期思維、風險思維、綠色因素、綠色影響、綠色屬性;可以說是國際 ;
綜合性:綜合考慮對資源消耗、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安全的影響;綜合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能源、有害物質等與資源再生密切相關的體系要求;
實用性:針對資源再生行業特點提出針對性要求;
靈活性:企業因自身情況不同,需要符合的要求會有差異,適合業界不同層次的企業採用。